這是一本描寫同性戀的心路歷程的書

應該可以這麼說吧

這本書從頭沉重到尾

照理說,這樣沉重的內容給我的感覺

應該就像檞寄生給我的感受一樣

可是不一樣

雖然我沒有哭出來

但其實我是很想哭的



人,真的是太孤獨了

因為孤獨,所以才要不斷的找一個人去填補的嗎?

選擇可能是有很多的吧...

至柔就像是個花蝴蝶不斷的更換男伴

而吞吞只成為一朵漂亮的玫瑰招蜂引蝶

或是像小凡...拒絕面對孤獨帶來的痛苦

選擇忽視,然後武裝自己



太過聰明的人是不是會把自己搞瘋?

我一直很想當個聰明人的

夢生說:就讓它爛吧!看它可以爛到什麼程度...

一個從小聰明的人,如果handle不了自己的聰明是不是就會發狂?

蠢人是不會想太多的

如果想太多是一種病,那就是智商在某個點以上的人才會遭遇

多重人格的本身就是患者太聰明

聰明到他能夠脫離原本的意志

創造另一個人格來替他承擔痛苦

(這是我自己認為的,不是來自於任何醫學根據)

第二第三人格的出現,多半都與受虐或性侵害有關也是事實

要是這樣說

那這些人到底是聰明還是不聰明?

如果他夠聰明,為什麼會放著他自己腐爛,爛到無藥可救?

我想是年紀太小了

年紀太小,缺乏經驗來handle他所擁有的聰明

夢生在小學六年級就知道他這麼聰明

以為未來再沒有什麼值得期待







就讓它爛吧!看它可以爛到什麼程度...

如果我夠聰明,或許我也會想試驗一下

看生命能走到什麼程度














---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小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