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0-08-17_020121.jpg 

這本書是李敖的兒子李戡寫的
戡,根據國語日報辭典的解釋,是平定的意思
戡亂就是平定動亂
為什麼我會借這本一看就像是"論文"一般的書來看呢
其實也沒什麼
一是因為他是李敖的兒子;二是因為他寫的題目我很有興趣

他這書主要在講台灣"教改"的遺毒
(但全篇重點放在歷史與族群認同的部分,因為他認為這是最會影響到下一代思想的改變
他認為政府刻意操弄意識形態,撰寫假的歷史,企圖影響學生判斷力,仇視中國人或分裂族群
)
他覺得這個有夠爛的教育制度,居然要他花費三年的光陰讀一些編輯有夠爛的課本
可依照台灣現行的教育,即使他再怎麼不願,也無法像他老爸一樣直接休學不念
因為他需要取得高中文憑,才能念大學
(是喔?這我倒是沒研究,所以是說現在不能用同等學歷直接考大學就是了??)
在這樣種種不滿的情緒下
他從師大附中畢業後,雖然考上了台大什麼系我忘了跟北京大學
但他理所當然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北京大學(才能離開這個爛地方)

陳文茜寫的推薦序很有趣
她說李戡這樣的行為,其實就是他老爸最討厭(她是用什麼詞我忘了)的蔣介石說的
「化悲憤為力量」
因為他(李戡)對教育的不滿實在有夠強烈!!
強烈到將這樣不爽的悲憤化作為寫出一本書來的力量
哈哈~很酷

老實說,我會有興趣的原因是因為這跟我的畢業論文說起來算是有點相關的
(關聯不大,只是都有提到教改,因為我們的重點完全不同)

看完後,我其實是有一些感想的
如果說就一個17歲的人而言,他可以寫出一本書(而且是這樣的書),真的是很厲害
但實際上我不認為他的敘事方式會引起太多的共鳴
看過書會知道,他找了很多資料
也看過很多他喜歡或不喜歡的鬼東西來支撐他的論點(如果他真的有提出什麼"論點"的話)
可我從他字裡行間看到的,比較多的是情緒
他經常會使用一些為何只提這個而不提那個?或是某某主題比例高的離譜的說詞
就第一點而言,這就像小學生的吵架
好像做了錯事就去衝康別人,說為什麼只罰我不罰他?!
OK,如果我接受了第二點的說法,他會提出第一點的原因是因為那個某某主題實在是出現頻率過高
相同的歷史缺失只關照某一方的說法,企圖混淆受教育者的視聽
那我只能說...讀者並不像他一樣跑圖書館像回家一樣
讀者也沒有像他一樣看了那麼多文獻或資料,對於"比例過高"這樣的說詞,太過籠統很難產生共鳴
就好比他舉了四題他認為"有問題"的題目
但"四題"對一般人而言,很難與"比例過高"產生連結
或許他該學著量化一下,究竟四題在總考題數的比例上是多少百分比?
某某主題的百分比和其他主題的題目百分比比例又有怎樣的差距?

另外還有一點他有點吃虧
因為李敖寫了非常之長的導讀
而他的本文內容某些部分與李敖導讀十分雷同
讀者(我)很容易先入為主的認為雷同的部分其實是拾了李敖的牙慧而已

Anyway~
還是祝福他在北大能獲得他夢想中的教育囉~


ps
這本書在網上(跟書的背面)的簡介是這樣寫的:

作者今年從高中畢業,是親自經歷教育失敗的受害者。本書討論的不是繁雜的升學體制,或是惱人的考試模式,而是學生究竟在學些什麼。

本書分為三個大方向探討,教科書、聯考與學校。教科書分為歷史、國文、公民三科,探討其內容的荒謬。聯考的內容變化,也頗值得探究。最後在學校部分,則反映了學校為外界所不知的教學情況。

上文寫的"爛地方"、"爛制度"等,是我自己看了書之後對他的思想的主觀判斷
我有點不太確定他是不是有寫的這麼直接了~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小摸 的頭像
    陳小摸

    我笑他人看不穿

    陳小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