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部美幸的《模仿犯》,我應該是大三(?)的時候看的
當時課不多也不少,有時偶有空堂
在等待下一堂課的空白時期,最常做的,就是跟張蕊妮一起在學校或校外餐廳坐著聊天
那也算是我最喜歡看長篇大論的時期

《模仿犯》分為上下兩冊,上冊陰森恐怖,下冊讓人火冒三丈
兩本頁數都高達六百多頁,而且字級小的可以,完全就是一本巨著
因為太精采,我甚至在自己都還沒看完的時候就在空堂聊天時對著蕊小姐說書了

14年前翻拍的電影版也看過,但基本可以忽略,完全是個黑歷史(註1)

原著小說非常好看,可是目前為止我都還沒有再翻過第二次
一直無法重看的原因...除了因為真的很長外,就是情節實在讓人很不舒服
太真實、太無奈、太讓人無法接受,所以不舒服
雖然大部分的情節我其實已經忘記,但我還是記得那個夜晚公園裡的大象溜滑梯(註2)
無差別殺人造成的恐懼感,犯人的無法無天,受害者遺族的悲傷...讓人心裡一滯

這次的改編日劇SP,長度約4個小時,我很認真的看了
結論是,改編得太好了!

說實話,一開始知道要翻拍日劇SP,中谷美紀的角色是前畑滋子的時候,心裡是有點不期不待
一來是電影版的黑歷史實在太讓人印象深刻的爛
二來宮部美幸的小說因為描寫太過細膩,翻拍本身就是難度很高
三來是我對前畑滋子這個角色的印象不算很好(雖然她在後半部確實是頗重要)

但看了SP之後覺得,有看真是太好了!

根據我至少十年前對書的記憶...日劇SP刪減的部分應該是
浩美跟和明以前的故事的細節、peace的過去
還有浩美每次誘拐不同女性時的手法,跟那些被害人的背景故事
單純作為一部日劇來看我認為拍到這個程度已經非常足夠了
即便是小說,也未必要寫到如此詳細(不過所有出場人物都設定詳細就是宮部美幸的強項)
若是對整個事件跟人物的細節有興趣的話,相當推薦用小說補完

日劇的拍攝手法基本跟我當初看小說時的心情歷程大同小異
只是日劇的前篇,關於犯人使用變聲器對受害者遺屬冷嘲熱諷的片段讓人更加火大
而日劇後篇關於peace控制了高井妹妹的部分則是相對冷處理
(我還依稀記得,當初在看到peace一直接近高井妹妹的時候真的很想叫妹妹塊陶啊~~

世界上有時候就是會有這樣讓人無法理解也難以接受的事件
就好像只不過是搭捷運出門,又有誰會知道居然會碰到鄭捷這樣的人?
犯人抓到了、事件結束了...但離開的人,永遠也不會回來了

真相只有一個,但解讀的方式卻有很多
即使是像網川浩一這樣的人,擺在現實生活中,他的結局大概就是在人權團體的庇護下繼續過著日子
因為他有悽慘的童年遭遇、有看似優秀的人生履歷、有人畜無害的長相還有一顆聰明的頭腦
SP最後他對塚田真一說的話是真的(我不記得小說裡他是否有講過這些)
他就要被抓了,或許會被判死刑吧,但訴訟的過程可能會拖個5年10年
在他在監獄的時候,他會開始著手寫書,他要寫的,就是塚田一家被強盜殺害的故事...
針對受害者遺屬的赤裸裸的精神威脅,是不是很像呢?跟女童割喉案的王景玉
還有抓著塚田不放的少女樋口惠,加害者家屬卻要受害者遺屬給自己爸爸簽署減刑請願書
因為她認為自己的爸爸會犯下強盜殺人案,是因為真一自己在外炫耀家中財富才會引來旁人的覬覦、害她爸犯罪
這種論點,是否也讓人不得不想起失手打死闖空門小偷後,被小偷家屬起訴的陸戰隊退伍男?

對社會大眾來說,事件已經結束了
但對被牽扯進事件裡的人而言,事件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
不管犯人被抓了還是逍遙法外、被判刑還是交保、是活著還是死去
留下來的人的心理傷痕,都不會因為這樣而有所改善


“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.”


而在這裡,唯一的 Truth 就是人死不能復生
唯有接受這一點,活著的人,才不會一點一滴地殺死自己(註3)

 

 

 

註1: 《模倣犯》的電影版就是個不好笑的笑話,改編的相當失敗,難看到完全不在記憶範圍內,實在浪費腦細胞
註2: 沒有翻書確認,但我記得書裡的日高千秋是被放在大象溜滑梯上。不過翻拍的日劇是章魚溜滑梯
註3: 其實後面的心得已經偏離了《模倣犯》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,但我覺得這種深刻,如果有注意劇(書)中最後有馬義男的表現,應該會有所體會

arrow
arrow

    陳小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